儒艮作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也会被大量捕杀,其中主要因为性情温和、防备度低,且肉质鲜美、皮毛光滑而被大量的人捕杀。在中国被捕杀的时间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并于1988年12月10日被列入国家动物保护级别。
除了国内南海、广西、海南等地,儒艮还不连续地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沿海和海岛水域,以及海湾和海峡水域,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中部海岸,西至东非。BBC对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的考察发现,在离海岸仅9英里的地方有大量儒艮。在它们的活动范围内,它们一直被人类捕杀,它们的栖息地也被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严重破坏。除了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的儒艮数量都急剧下降,只剩下濒临灭绝的孤立种群。世界上现存的儒艮大多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岸,据航空调查估计那里有85000只儒艮。
在它们的活动范围内,它们一直被人类捕杀,它们的栖息地也被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严重破坏。除了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的儒艮数量都急剧下降,只剩下濒临灭绝的孤立种群。儒艮在大多数国家都受到法律保护,只有澳大利亚北部岛屿和西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居民仍被允许捕杀儒艮。但即使在保护区,一些儒艮也被偷猎、渔具和鲨鱼网杀死。在中国,至少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广西、广东和海南沿海仍有儒艮被猎杀,据记录至少有120只儒艮被捕杀。
2000年,国内海洋资源调查发现,北部湾的儒艮数量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明显减少。2004年和2005年,海南师范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和琉球大学的学者们都试图在海南东部和西部水域寻找儒艮,但都没有找到,直到四年后,在文昌市东郊发现了一只死掉的儒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